塔城地区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勇斗苏军的铁姑娘,29岁身怀六甲牺牲
TUhjnbcbe - 2024/7/28 17:03:00
北京最好的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www.zherpaint.com/bzlf/ksyx/m/188.html

《歌声里的故事》系列第一篇

文/历史九点半

一棵呀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根儿深,干儿壮,守望着北疆。微风吹,吹得绿叶沙沙响罗喂。太阳照得绿叶闪银光。

这是首诞生于年的歌曲:《小白杨》。年春晚,著名歌唱家阎维文老师献唱后,一时间红遍大江南北,成为人人会唱的军旅歌,深深影响了几代人。

很多人只知道,《小白杨》是一首赞扬边防军人的歌曲,却不知道,它的背后更有一段鲜为人知的保家卫国史,主人公是29岁的孕妇孙龙珍。

图:孙龙珍

01

年12月26日,江苏泰县九龙镇郑家村,穷苦农家孙家诞下一女婴,取名:孙龙珍。

年,孙龙珍19岁,正值桃李年华。那是个火红的年代,年轻人爱国、充满梦想、富有激情,使不完的劲,灭不掉的热情。

“到大西北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是孙龙珍和无数青年引以为豪的,孙龙珍报名进疆,分配至新疆工二师十二团火焰山化工厂,成为一名工人。

孙龙珍能吃苦,从不言放弃,很快成为厂里骨干,月月被评红旗手,有“铁姑娘”之美誉。

图:孙龙珍在工二师十二团

年初夏,在苏联鼓动下,6万余边民出逃。人走了,边区牧场土地一时间无人耕种,牛羊无人看管,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迅速行动起来,组织“三代”工作队接管边区。

所谓“三代”,即代耕、代牧、代管。“三代”工作队,寓兵于农,平时放牧、耕种,闲时参加军事训练,且承担着边境巡逻、反间谍等任务。

孙龙珍主动请缨,参加“三代”工作队,被分配至九师一六一团工作。孙龙珍所在的连队,主要负责收拢漫山遍野无人看管的牛羊,执行代牧任务。

但当时的屯垦戍边,可不像今天,中苏摩擦不断,边境危机重重,异常凶险。苏联边防和特务,时常越境掳人,制造事端。

图:60年代中苏边境摩擦

年6月10日,一场蓄谋已久的袭击发生了。

02

巴尔鲁克山,位于新疆塔城地区塔斯提河畔,是我国边民传统放牧区。10日傍晚,太阳即将落山,连队代牧的张成山,赶着羊群返回途中。

突然,一支18人的苏联边防巡逻队,侵入我国境线内,将赤手空拳的张成山绑架,强行押回苏联,还将羊群也一并掳走。

“快来人啊,我们的人被绑了!”见张成山被绑,另一牧民急匆匆跑回连队,愤怒地讲述着所目睹的一切。

代牧队一听战友被绑,40余名牧工,纷纷抄起铁锹棍棒等生产工具,迅速朝巴尔鲁克山草场赶去。

图:屯垦戍边

这是孙龙珍到新疆的第10年,她的丈夫也从老家赶来,加入代牧连队。此时的孙龙珍,已是2个孩子的母亲,并且还身怀六甲,第3个孩子也即将出生。

作为耕战队一员,看着战友们不畏牺牲,都赶去支援,孙龙珍也坐不住。不顾亲人劝阻,还怀着孕的孙龙珍,也抄起铁锹,跟着队伍向出事地点跑去。

战友们不知道,此时苏军正架好枪,埋伏在巴尔鲁克山三角地带。当孙龙珍和战友们抵达事发地点时,突然遭到苏军伏击。

交战中,孙龙珍不幸中弹,壮烈牺牲,年仅29岁。6个月大的胎儿,在她肚中挣扎着,直至死亡。还未来得及看一看这世界,孩子就随着母亲永远离开了。

孙龙珍的牺牲,让战友们无比悲痛,塔斯提边防哨所的战士们,在排长李永强带领下,奋勇还击,为孙龙珍烈士报仇,最终击毙6名苏军,残敌望风而逃。

图:孙龙珍烈士纪念碑

孙龙珍牺牲后,战友们将她的遗体安葬在塔斯提哨所附近的塔斯提河畔,和年轻的战士们一道,守护着祖国边疆。塔斯提哨所,环境十分恶劣,但孙龙珍烈士的精神,时刻鼓舞着戍边战士们。

03

年春节,孙龙珍烈士牺牲9年后。塔斯提哨所锡伯族战士陈福森,回伊犁老家探亲。

边防哨所的恶劣环境,戍边战士的艰苦,让母亲很心疼,更让母亲触动、揪心的,是听了陈福森介绍的孙龙珍烈士事迹。母亲听后,巨大的震撼让她几夜没能合眼。

“我应该做点什么”这是陈福森母亲最朴实的心声。陈福森归队那天,母亲将亲手培育的20棵杨树苗交到儿子手中,嘱咐道:“把树苗栽在哨所旁,让它们陪着你们站岗。”

“是杨树苗!”战友们看到陈福森背回的杨树苗,无不欣喜万分,在哨所恶劣环境下,如果能有杨树的绿荫陪伴,是多么令人激动的一件事。

图:塔斯提哨所

但塔斯提哨所建在山岗上,周围土质碱性大,树木难以存活。为了栽种杨树苗,战士们轮流从几十里外把黑土背回,原本一周运一次的水,现在改为每天背一趟。平时洗脸、洗衣服也不敢用肥皂,只为省下来浇灌小白杨。

即便细心呵护,在恶劣的大自然面前,生命依然显得渺小。2个月后,20棵小白杨树苗相继枯死,仅剩最后一棵独苗,离哨所最近的那棵,还在顽强支撑着。

像是战友离开了一般让人心痛,尤其是陈福森,想到母亲嘱托,他却无能为力,只能跑到那棵仅存的白杨树下偷偷抹眼泪。

但奇迹出现了,这棵独苗,最终存活下来,成为塔斯提哨所仅有的一棵白杨树。

图:塔斯提哨所唯一存活的小白杨

04

年,孙龙珍烈士牺牲14年后。词曲作家梁上泉老师到塔斯提哨所采风,发现这棵屹立于哨所的白杨树,当得知小白杨背后的故事时,梁上泉老师受到极大震撼。

手握钢枪的战士,挺拔不屈的小白杨,恶劣的戍边环境,如泉涌般迸发而出的创作灵感。当晚,梁上泉老师一气呵成,写出歌词《小白杨》。《小白杨》轰动春晚,传遍大江南北,成为80年代的集体记忆。塔斯提哨所也有了个新名字:小白杨哨所。

小白杨,不仅仅是一棵树,它是保家戍边,坚贞不屈,英勇牺牲的象征。它的背后,亦代表着29岁女烈士孙龙珍的精神,正如它挺拔的身躯,似我们这个民族的脊梁,任他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

图:孙龙珍烈士之墓

年7月29日,孙龙珍牺牲的地方,44万亩争议土地,经中哈确权,归属中国。

1
查看完整版本: 勇斗苏军的铁姑娘,29岁身怀六甲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