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城地区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鞍沙手牵手同心绘疆来
TUhjnbcbe - 2024/2/26 17:08:00
白癜风应该怎么治疗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458713.html
                            

援疆队员深入沙湾博尔通古乡节水滴灌项目现场调研。

万里援疆路,挡不住鞍山人前行的铿锵脚步;茫茫戈壁滩,留下了援疆干部人才的奋斗身姿。

年开始,鞍山市对口援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沙湾市,从鞍山到沙湾,一批又一批来自各行各业的党员干部、专家人才在接力援疆的赛道上奋力拼搏,那一串串坚实的足迹,无不彰显了钢都儿女的责任与担当。

年3月29日,我市第四批援疆工作队进疆开展工作。一年多时间,为了把对口援疆各项工作做细做实,队员们在项目援疆、产业援疆、教育援疆、医疗援疆、人才援疆和交往交流交融方面用心用情用力,推进援疆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一个个项目落地落实催生发展原动力

就在一个月前,鞍山援疆干部人才还在为援疆施工项目奔波。在沙湾市西戈壁干渠建设项目施工现场,天山雪峰映衬下,挖钩机伸出巨臂不停地挥舞,机声隆隆,工人们正在紧张地施工,一派忙碌景象。西戈壁干渠全长12.公里,最初修建于上世纪60年代,经过几十年运行,渠道老化,过流量不足,灌溉功能弱化。年,在援疆资金的支持下,西戈壁干渠改建项目正式启动。

西戈壁镇党委副书记、副镇长张国庆说,西戈壁干渠主要用于西戈壁镇7.8万亩土地的灌溉,这条干渠因为时间较长,跑冒滴漏现象比较严重,已经不能满足镇里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工程投入援疆资金万元,对干渠进行新建、维修,建成后,最小流量是3.5立方米/秒,最大流量是4.55立方米/秒。项目对提升和改善当地灌溉用水条件、生态环境保护、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将发挥重要助推作用。

另一边,沙湾市金沟河镇卫生院污水处理系统建设项目也正在紧张施工中。年以来,辽宁援疆投入资金万元,在沙湾市新建6个乡镇卫生院污水处理系统及医疗垃圾暂存间项目,预计年1月底全面完工并投入使用。金沟河镇卫生院院长吕长捷欣喜地说,卫生院现在新建的这个污水处理项目是由鞍山援疆资金建设的,项目竣工后,污水处理能力将会得到很大提升,医院环保和后续的废物处理更加精细化,对医院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

鞍山援疆工作队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对口援疆的核心任务,“十三五”期间,实施援疆项目23个,总投资6.58亿元,其中援疆资金3.01亿元,规划“十四五”援疆项目31个、储备援疆项目90个。援疆工作队牢牢把握住“塔南经济走廊重要节点城市”建设机遇,紧盯新的招商引资领域和投资空间,年,实现招商引资落地项目38项,位列全塔城地区第一位。截至年10月,落实执行区外招商引资项目58个,同比增长55.83%。

一批又一批鞍山援疆人薪火相传、拼搏奉献,用智慧和汗水显著改变了受援地物质基础和精神面貌,医院、学校、牧民定居、基层阵地、城镇道路建设等一大批民生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使沙湾各族人民真切体会到援疆工作带来的实惠,有力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援疆医生发挥传帮带作用,悉心向沙湾同事传授经验。

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

不久前,来自沙湾市的一位患者将一面写着“白衣红心妙手回春”的锦旗送到援疆医生王思懿的手中。这位名叫李文善的患者失眠多年伴随胃部不适,曾经辗转乌鲁木齐等地治疗,一直不见好转。两个月前,经人医院康复医学科找到王思懿医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病情得到有效改善。得知王医生即将回乡过年,李文善特意送来锦旗和家乡特产,这也是王思懿在援疆期间获得的第六面锦旗。一句句感谢的话语、一面面红色的锦旗,是当地民众对援疆医生医疗服务真心的褒奖。

天山雪松根连根,鞍沙人民心连心。鞍山援疆工作队医疗援疆专家人才立足沙湾本地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把急诊急救、妇科放化疗、神经医学、骨科、中医治疗康复、心脏介入等作为鞍山医疗援疆的重点帮扶学科或专业。同时,针对沙湾卫生技术人员缺乏,医疗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学科带头人和专科人才缺乏的现状,开展传学述训,进一步拓宽了本地医护人员的视野,极大提高了业务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援疆医院带去了成熟的妇科放化疗技术和新理念,耐心细致地指导受援地医护人员怎样用药,怎样处置用药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副反应,很快就带领并指导科室医护人员做了沙湾首例妇科化疗手术,医院妇产科的空白,医院妇科治疗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援疆医医院的培训学习,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为神经医学科在进行性脑卒中中心、眩晕中心建设,及危重复杂病例治疗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他还对几名年轻医生手把手一对一施教,将“授人以渔”落到医疗援疆工作的点滴之中。

援疆以来,援疆医生开展门急诊疗患者人次,手术例,抢救危重患者人,推广和运用医学新技术12项,开展培训场,填补沙湾市妇科化疗、小切口手术治疗腕管肘管综合症、注射治疗眩晕症等多项空白。初步实现了人才援疆工作由“输血”到“造血”的转变,也为受援地打造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

党建+援疆”绘就美好“疆”来

年七一前夕,从万里之遥的新疆传来了令人振奋的喜讯:鞍山援疆工作队党支部以出色的业绩和优良的作风,得到了辽宁援疆前指、受援地党委政府和各族群众的高度认可,在建党百年之际,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评选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这份荣誉不仅在辽宁14个市的援疆队伍中独树一帜,在全国各省市的援疆队伍中也屈指可数。

党建聚合力,同心绘“疆”来。鞍山援疆工作队积极探索“党建+援建”模式,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队伍建设成效明显。通过采取“援疆人才+课题”模式,扎实开展智力支援,组织课题攻关15项,填补技术空白12项,结对帮带骨干医生、青年教师28人,抢救危重病患百余例;党员骨干靠前当好“施工队长”,全力推进各项援疆工作开展。

沙湾市委副书记、援疆工作队领队赵震深有感触地说,他所带领的这支21人组成的援疆队伍,每一名成员都特别珍惜这次援疆工作的机会。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大家心往一块儿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锻造出一支敢打硬仗、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援疆“铁军”。

“做好一颗钉,当好一个兵,一次援疆路,一生援疆情”,这是鞍山第四批援疆工作队员们的铮铮誓言,他们始终用热情、真诚和执着,坚守和践行着援疆誓言。党员干部无私奉献、踏实苦干的精神深深感染着其他人,年4月,34岁的王思懿在援疆期间光荣入党,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身份继续投入援疆工作。和她同在援疆期间入党的还有援疆医生郭桂荧,举起右手宣誓的那一刻,他们深知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援疆的决心也更坚定了。

如今,一首铿锵有力的《辽宁援疆之歌》,已经深深印刻在每一名援疆队员的脑海里,那些激情飞扬的岁月,也成为他们牢记使命、不断前行的不竭动力。

作者:王丹瑶

1
查看完整版本: 鞍沙手牵手同心绘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