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3/9/15 20:42:00
中新网新疆新闻8月15日电(刘伟)8月,在塔城地区沙湾市商户地乡的棉田里,一架农业植保无人机“呼”的一声从地面腾空而起,按照设定的线路在麦田上空来回穿梭,喷药泵高速运转,均匀地将调配好的药剂喷洒在棉田里。站在田边的“90”后小伙杨皓然正手持遥控器,不时查看无人机的作业情况。今年32岁的杨皓然是沙湾市商户地乡商东村村民,已是当地知名的“飞手”。年的夏天,刚刚大学毕业的杨皓然在和父母一起务农时,看到了农业植保无人机“飞手”在田间作业的场景,从中受到了启发。“当时第一眼看见无人机就被深深吸引了,多亩棉花的病害防治工作,不到半天就完成了,省时、省工、省钱。”杨皓然说。杨皓然看到了创业的商机。年1月,杨皓然前往乌鲁木齐市了解市场行情,并在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报名参加了为期15天的农业植保无人机驾驶技术培训班,拿到了初级证书。得知儿子创业的想法,杨皓然的父母拿出12万元的启动资金,为他购置了两台大疆T20无人机及一系列配套设备,至此开启了创业之路。刚开始,沙湾市商户地乡商东村村民对杨皓然的“飞防”技术都在观望,担心植保无人机飞得快、单株喷洒量小达不到防治效果。沙湾市商户地乡商东村“两委”积极扶持杨皓然的“飞防”事业,利用农牧民夜校、升国旗和主题党日等活动,邀请杨皓然为村民讲解无人机植保作业的原理和优势。沙湾市商户地乡商东村“两委”组织党员通过入户走访逐户征求村民意见后,拿出亩村集体土地作为“飞防”试验田,组织村民现场观摩无人机田间作业,帮助村民答疑解惑、算经济账,并动员村“两委”、党员和致富能手带头使用无人机植保作业,采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