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城地区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一个人管理500亩新疆棉田看,这帮厉害
TUhjnbcbe - 2025/6/27 10:47:00

从来没有种过地的

“90后”湖南女生莫晓钰

今年年初

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一个人管理亩棉田

年初28岁的莫晓钰从广州来到尉犁县成为一片棉花试验田的专职摄像师记录棉田的故事分享中国农业的探索

初入棉田莫晓钰惊奇地看到大田连绵耕、种、收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灌溉、施肥全部通过滴灌系统完成但管理环节还很依赖人工特别是每次灌溉很累人

经过团队工程师几番试验试验田近个出水桩全部改造为智能化电动出水桩并配备先进的全自动施肥灌溉机实现远程定时定点控制

目前,团队已完成许多诸如此类的改造借助的科技设备+计算机编程技术“升级”既有的田间管理办法大幅节省人工

莫晓钰所在的是国内一家员工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农业科技“独角兽”企业去年他们在尉犁县流转亩农田启动“无人化棉田”试验项目

艾海鹏(左一)、莫晓钰(中)、凌磊三位年轻人在观察棉花种子情况(年4月13日受访者供图)。

艾海鹏是团队负责人之一他说,试验田的目的就是用数年时间探索一套成熟的无人化农场管理模式大幅降低农业种植的难度和成本

今年年初摄像师莫晓钰迎来新的挑战一个人管理试验田中的亩“我想验证这套模式是否可以在我手上复制”

天山南北多万亩棉田里这样的“90后”团队并不少见

大马力拖拉机在沙湾市大泉乡五道河子村的一处棉田整地(年4月17日新华社记者胡虎虎摄)。

在塔城地区沙湾市“90后”植保无人机飞手杨皓然正操控着遥控器用植保无人机为麦田施肥

大学毕业回乡后他最初只负责自家多亩棉田的种植年看到数以千计的农业无人机飞手从国内其他省区组团到棉田施肥打药“觉得无人机特别神奇”

现在他组建了自己的飞手团队农忙时,团队到棉田做植保农闲时,给父辈的农民培训无人机操作帮助越来越多的人提高效率

一名农业植保无人机飞手正在给无人机更换电池(年9月22日新华社记者李志浩摄)。

安徽男生马洋洋每年都带队到作业的农业无人机飞手年出生的他每年的作业足迹遍布全国多地而棉田是他工作最久的地方

近几年每年都有超过千名的无人机飞手从其他省区带着近0架植保无人机为棉田作业

越来越多的新型智能装备随着年轻人的到来迅速在棉田普及

阿卜杜萨力·阿伍提往播种机里撒棉籽(年3月26日新华社记者马锴摄)。

在喀什地区莎车县23岁的阿卜杜萨力·阿伍提承包了亩棉田

和他的父辈相比他对新事物的接受速度很快绝大部分农业环节依靠机械和智能设备都能完成在他看来现代职业农民将是一个体面又高薪的职业

越来越多“90后”活跃在茫茫棉田里挥洒青春成为棉田“新主力”

这是今年在尉犁县拍摄的棉田春播场景(受访者供图)。

雪白的棉炽热的青春梦逐梦而行为这群“90后”新棉农点赞

(来源:半月谈)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个人管理500亩新疆棉田看,这帮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