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城地区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新疆托里老风口,昔日声名狼藉,如今成了新 [复制链接]

1#

老老实实的风口,是我们从裕民县到托里县所经过的第一站,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壮观的风电站,一排排巨大的风车,看起来很美,但是在这风景的背后,当地的朋友却告诉我们,这里曾经是条件极其恶劣的夺命口,很多新疆人都谈到了色变。

根据有关资料介绍,“老风口”位于塔城地区西北部的巴尔鲁克山和乌日哈夏依山之间,是冷空气从西北向准噶尔盆地流动的通道。过去一年中,出现8级以上大风的日子多达天以上,其风速之高,移雪之大,为世界罕见,属世界著名风区之一。

同时,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老风口”在90年代以前是塔城、额敏、裕民等地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通道。因此,尽管人们明知“老式风扇”风速很大,明知道那里夏天风沙很大,冬天大雪封山,却不得不铤而走险,多次从这里往返。造成许多行人在“老风口”不幸遇难,因此,当地人又称“老风口”为“死风口”。

口说无凭,我们看一看《托里县志》里关于老风口的记载:年1月31日,塔城、额敏两县遭遇强风暴,“老风口”因风雪而失守,多人被冻死26人,冻伤数人。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几名乘客被困「旧风口」,两名工作人员前来营救,但因风雪过大,二人被大风吹走十多公里,牺牲了。

面临如此严峻的气候变化形势,从年起,国家和自治区就批准了托里县老风口生态工程的立项,并开始了沙枣、榆、杨等生态林的种植。塔城地委、行署在自治区发展计划、财政、林业、交通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组织塔额盆地地区各族群众开展风沙斗争,共出动义务植树人员53.3多万人次。通过20多年的治理,老城区生态建设面积达到12.6万亩,生态治理成效明显。老气横秋的必经之路,省道线两旁,形成了长28公里、宽3公里的防护林带。

通过20多年的生态建设,老风口形成了以树种为主,以防风阻雪林为主,农林牧结合的防护林生态系统,构建起28公里长的绿色屏障。走了一段路,只见树木茂盛,若同行的朋友不提夺命口的历史,谁见过这样一片林子,又有何曾是地理灾害常发区?

如今,“老风口”早已大变,沙漠变绿洲。草地上的植被恢复得很好,从单一的旱生植被逐步过渡到多种多样的湿生植被,而且极其难能可贵的是,这些林子里,偶尔也能见到野兔、狐狸、猪、鸡等各种飞禽走兽。

“夺命口”已成为历史,如今的“夺命口”已成为托里县著名的旅游景点,这里有大片的风电场,许多人不远千里慕名来此打卡拍照,而作为亚欧大陆的中心地带,托里县是世界上距海洋最远的地方,距海岸线超过公里,除此之外,当地朋友还介绍说,附近还有风神庙和平安驿站遗址。根据历史记载,清朝时,驻塔城的大臣锡伦,以及当地百姓对掌管“老风口”的风神表示了敬意,上书奏请光绪帝在“老风口”建风神庙,并在该处设安驿站,光绪还亲笔题字“福佑岩疆”,以求神灵保佑此地。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