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城地区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马连花家庭七个民族一个家澎湃在线 [复制链接]

1#

这是一张拍摄于年古尔邦节时的家庭聚会合影,身着鲜艳民族服饰的一家人笑靥如花。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塔城市马连花家,大大小小的全家福挂满了整面墙。这些或黑白或彩色的照片,见证着这个多民族大家庭生活的变化,也记录着时代的变迁。

12个孩子一个家

翻开具有年代感的相册,一张张珍贵的老照片,让马连花的思绪搭上了“时光穿梭机”,回到了从前。

马连花的父亲马志强、母亲白秀珍出生于20世纪30年代。马志强因通晓汉语、俄语、哈萨克语,在当地的一所学校做翻译,维持着一家人的生活。

在贫乏的年代里,马连花家子女多,为了解决吃饭问题,父母带着孩子们在院子里种玉米、土豆、胡萝卜、白菜。秋天玉米成熟后,马连花和姐姐将煮好的玉米拿到街上去卖,补贴家用。

在那段艰苦岁月里,马连花和家人依旧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那时,父亲马志强是个文艺青年,不但会唱歌、跳舞,还会画画。说起父亲,马连花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我爸爸的踢踏舞跳得可好了,当时在塔城都是有名的。”她从相册里翻到一张已褪色的老照片,陈设简陋的房间里,身穿灰色西装外套的马志强脚蹬一双棕色带跟的皮凉鞋,正在手风琴的伴奏下,跳着踢踏舞。

马连花又翻到了一张父母年轻时的合影。照片的背景中,一头长着大角的梅花鹿站在雪山松林前,栩栩如生。“这是我家自制的‘油画挂毯’。小时候家里买不起装饰墙的挂毯,爸爸就自己画墙围子。家里的墙画一遍,差不多要花3个月的时间。油漆掉了,爸爸再换一个图案重新画。”

当时的场景仍历历在目,马连花笑了起来:“小时候的日子苦中有甜,爸爸妈妈常说,跟着共产党走,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多民族大家庭的故事

孩子们一天天长大,相继成家,马连花家的条件也慢慢好了起来。兄弟姐妹们有的搬进了楼房,有的家里买了轿车。

随着兄弟姐妹们相继成家,家里的民族成分也越来越多。大姐马金花的丈夫是俄罗斯族,二弟马金勇娶的媳妇是汉族,四弟马金峰娶的媳妇是维吾尔族……正是父母包容宽广的胸怀成就了这个团结互爱、互相尊重的多民族大家庭。

每逢节日,马连花家热闹极了,四张大圆桌坐得满满当当,能歌善舞的人让每一场家庭聚会都变成了歌舞晚会。

伴着欢快的手风琴声,维吾尔族民歌、哈萨克族舞蹈、俄罗斯族踢踏舞轮番登场,悠扬的音乐、美妙的歌声、拍手叫好的笑声传出窗外,飘荡在小院的上空,惹得左邻右舍好不羡慕。这个由汉族、哈萨克族、回族、维吾尔族、俄罗斯族、达斡尔族和塔塔尔族七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团结和谐、其乐融融。

年,马连花家的生活因一个记者采风团的到来而受到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