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城地区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国家农业公园,乡土文学小镇案例分析 [复制链接]

1#

大泉乡位于新疆塔城地区沙湾县境中部,地处金沟河冲积扇缘地带。从地理区位看,项目地紧邻沙湾县县城,便于利用沙湾县城的优势促进自身发展。从经济区位看,大泉乡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大天山北坡经济带的核心地段、乌鲁木齐都市圈辐射区域,发展提升平台与发展机遇众多。从交通区位看,沙湾县域内机场(规划新建乌兰乌苏支线机场)、高速公路、高铁等综合交通汇聚,沙湾实现了从交通通道到交通枢纽的蜕变。从资源条件看,泉乡旅游资源类型多样,涵盖了自然、人文两大类以及农业、文学、美食、民族和生态等类型,其中又以现代农业、乡土文化及特色美食的价值最为突出。项目地区位交通优越,资源价值突出,为特色小镇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政策与市场环境的合力推动下,大泉乡的特色小镇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特色小镇已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高度,“一带一路”构想也带动沿线旅游发展,沙湾县融入乌鲁木齐都市圈全面发展,必然能够推动县域以及城郊大泉乡的全面发展。同时,大众休闲旅游时代带来巨大市场需求,使得大泉乡可以利用这一机遇,积极对接乌鲁木齐城市休闲需求及以新疆为目的地的过境旅游市场需求。这一系列发展机遇,都是促使本项目产生的原因。

一、项目难点解读

虽然大泉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但是建设特色小镇的挑战也不容忽视。在项目规划中,如何调整大泉乡单一的农业产业结构?如何提升当地旅游业发展水平?如何改善大泉乡杂乱的环境风貌?如何解决规划建设资金不足的难题?这些都是本项目面临的难点问题。

二、项目总体定位及重点村开发方向

通过对项目地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的梳理,绿维文旅确立了国家农业公园和乡土文学小镇两个主题定位,旨在打造丝路经济带上以现代农业发展与乡土文学体验为核心特征的农旅文养一体化特色乡镇。国家农业公园是立足大泉的现代农业基础与村庄田园资源,将农业产业化、特色乡村生活、农耕文化体验、乡土文学体验充分结合,将整个乡打造为新疆首个融合生产、生活、生态及休闲于一体的国家农业公园。乡土文学小镇是基于大泉乡农业发展背景,在国家农业公园的基础上,以《一个人的村庄》为底蕴充分放大大泉乡的乡土文学特色,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上以乡土文学综合体验为核心的特色小镇。

(一)大泉村——国家农业公园,产业综合配套村

大泉村是大泉乡政府所在地,作为沙湾县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的马兰鑫科农业产业园也坐落于此。大泉村的规划应该充分发挥马兰鑫科的农业产业优势,以农业产业综合配套为核心功能,打造集农业产业配套、乡政府行政服务的农业综合配套区,为大泉乡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产业配套服务。根据大泉乡特色乡镇规划的要求和理念,综合考虑大泉村产业发展现状和乡政府行政职能,重点构建“农业配套产业+休闲康养产业+农业加工产业+农业休闲产业+畜牧养殖产业”四大产业体系。

图大泉村特色产业

(二)三道沟村——国家农业公园,乡土文学体验村

三道沟村位于沙湾县城西南3公里,是农业部国家人才培训基地和“一个人的村庄”项目所在地。依托乡土文学、农业培训优势,打造成为大泉乡国家农业公园的乡土文学体验村,积极发展沙湾县文学艺术创作基地、休闲农业培训基地、乡土田园体验基地。根据大泉乡特色乡镇规划的要求和理念,综合考虑三道沟村发展现状,重点构建“乡土文化产业+特色住宿产业+休闲农业产业+农业培训产业+农业种养殖业”三大产业体系,同时对三道沟村进行乡村风貌改造,配套村民生活休闲设施。

图三道沟村特色产业

(三)城郊西村——国家农业公园,西域美食体验村

城郊西村位于县城北部,是距离县城最近的城郊村,以种植鲜食西红柿为主,素有“西红柿村”的美誉。依托城郊西村农家乐基础和西红柿、大盘鸡美食,充分发挥城郊村优势,打造国家农业公园美食体验村和沙湾县城市客厅,发展高端特色主题餐饮、手工体验、餐饮培训等。根据大泉乡特色乡镇规划的要求和理念,综合考虑城郊西村发展现状,重点构建“美食产业+休闲商业+休闲采摘”的产业体系,同时对城郊西村进行乡村风貌改造,配套村民生活休闲设施。

图城郊西村特色产业

三、项目具体开发策略

(一)借助核心区优势,构建大泉休闲发展核

大泉村、三道沟村和城郊西村,是大泉乡特色乡镇发展的核心区。依托大泉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及邻近县城的区位交通优势,将大泉村、三道沟村以及城郊西村纳入乡镇休闲发展核心区,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乡镇发展为目标,形成大泉乡休闲发展核,主要发展农业配套产业、乡土文学产业和精品美食产业。

大泉乡农业观光园、丝路飘带、国家农业部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乡村养老庄园等项目构成农业配套产品;一个人的村庄文化旅游项目和三道沟特色民宿融入乡土文学元素,作为乡土文学产业配套;特色美食农庄(精品农家乐)、城郊西巷(特色小吃商业街)是精品美食产业项目。此外,大泉休闲发展核产品体系中还包含大泉乡特色展示馆集群和泉文化养生园,旨在展示旅游形象与特色村貌,借助自然资源发展休闲养生项目,完善大泉特色村旅游服务功能。

(二)以农牧渔旅为支撑,构建特色产业体系

项目将生态牧场、休闲渔场、现代农场与旅游休闲相结合,打造牧场生态游憩区、环湖郊野休闲区、现代农业发展区和滨河生态休闲区,构建以乡村旅游业为重点的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型产业结构。

牧场生态游憩区依托叶家湖村以及五道河子村良好的草场生态环境,以游牧文化体验为核心,以生态休闲为理念,结合区域内草场、马场、葡萄、蟠桃种植等,重点打造游牧特色文化的体验区。

环湖郊野休闲区以水库渔业为核心,打造以滨湖休闲、渔业休闲为核心功能的滨湖休闲区,利用滨水优势,积极发展自驾车露营地,主要发展休闲渔业、休闲度假产业。

现代农业发展区依托现状优势的农业资源及已初具规模的马兰鑫科农业产业化科技园,打造以乡村休闲为核心、教育培训为辅助的现代农业发展区,主要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农业配套产业、农业电商产业、康养产业等。依托沙湾县生态养殖发展态势,在现有资源基础上,改造提升现有的产业结构,在中泉村现有养殖业的基础上打造成大泉生态养殖基地。

滨河生态休闲区依托小黄玉西瓜的核心吸引力,扩大西瓜产业,培育多品类瓜品,在河西村打造西瓜梦工坊,兼顾旅游休闲功能。采用生态手段改善金沟河水质,提升沿河景观,打造金沟河水上拓展训练基地,增加金沟河的游憩功能。

(三)依托环城路网,打造生态休闲廊道

依托大泉乡环城路网结构,串联多个特色村落,以生态步道打造、景观环境营造、运动设施布局及休闲空间设计为主要建设内容,形成集生态、运动、健康、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大泉特色步道体系。步道依照不同主题可打造乡土文化步道、亲子步道、自然科普教育步道、田园漫步道、林野步道等多种类型。配套设置标识系统、休息站、步道监控设施、临时避难所等公共设施。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